本条目初稿作者:燕子依然
图1:非洲南方古猿复原头像。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网,网站[2]
一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亚目:原猴亚目
简鼻亚目
下目:跗猴型下目
科:眼镜猴科
下目:类人猿下目
小目:阔鼻小目
科:卷尾猴科
青猴科
僧面猴科
蜘蛛猴科
小目:狭鼻小目
科:猴总科
猴科
人猿总科
长臂猿科
人科
猩猩亚科:猩猩属-红毛猩猩
人亚科:大猩猩属-大猩猩
黑猩猩属-黑猩猩
人属-人类
以上是动物界灵长目动物的科学分类系统。人类即是一种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下的一个下目,包括两个小目:阔鼻小目和狭鼻小目。
在阔鼻小目中有:卷尾猴科(包括狨、狮面狨、卷尾猴和松鼠猴),青猴科(夜猴),僧面猴科(包括丛尾猴、
僧面猴、秃猴),蜘蛛猴科(包括吼猴、蜘蛛猴和绒毛猴)。狭鼻小目是灵长目简鼻亚目中三个小目之一,包含
了旧世界猴(猴总科)及猿(人猿总科)。前者是与猿类最接近的猴,也是我们最爲熟悉的一类灵长目动物。包
括两个亚科22属135种猴。今天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区,历史上也曾分布於欧洲。後者再细分为长臂
猿科及人科。长臂猿科即小猿,包括4属12种长臂猿,人科除了人类外,还包括所有绝种的人类近亲及几乎所有
猩猩。在某些门派的分类下,长臂猿亦为人科的一员。[3]
二 类人猿的特点
类人猿是大型、无尾灵长类动物,体重范围从最小的生物物种侏儒黑猩猩的30-40公斤,到最大的雄性大猩
猩的140-180公斤。在类人猿中,虽然两性异形的程度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但平均来说雄性要比雌性巨大和
强壮。大多数类人猿主要是四足动物,但它们都可以利用它们的爪子获取食物和筑巢材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使
用工具。
大多数的类人猿是植食为主的,但是水果它们(除当代人类外)的首选食品之一。黑猩猩和猩猩主要取食水果。当水果短缺
时,大猩猩会取食生一些草的茎芽或叶子。珍古道尔学院的数据显示黑猩猩偶尔有打猎行为,但肉食只占黑猩猩食物总量的2%以下[6]。大猩猩对咀嚼和消化一些低质的草料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但当水果丰
富时它们还是喜欢吃水果,甚至会离开几英里去寻找它们特别喜欢的水果。与此相反,人类消耗大量的高度加工、
低纤维食物,异常比例的谷类和肉类,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品。
在类人猿中大猩猩的牙齿尤其大一些,但类人猿的牙齿还是类似于那些旧世纪猴类和长臂猿的。其牙科公式为:
2.1.2.3/2.1.2.3。人类的牙齿和颌骨的尺寸,明显小于其他类人猿。一些学者推测:人类的小齿和小颌骨可能
是适应一万年或更长时间以来吃熟食的结果。这至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想法。
类人猿的妊娠期为8-9个月,往往一次只能产下一个后代,极少时候是对双胞胎。类人猿的幼儿比较娇弱,需要母
亲照顾很长一段时间。与其它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类人猿有一个显著长的青春期,大多数物种中一般是8-13年
(人类中较长)。因此,雌性通常每隔数年才能生育一次,且没有明显的繁殖季节。
大猩猩和黑猩猩生活的种群约为5-10个成员,但有时也会发现大得多的群体。两者的不同处在于:黑猩猩所生活
的大群体遭遇水果缺乏时会分裂成较小的群体。当雌性黑猩猩的小群体远离集体四处去寻找水果时,就导致占领导
地位的雄性不能长期拥有他们的伴侣,而这些雌性也往往会与其他下属的黑猩猩成为伴侣。相反,在大猩猩群体中
不管水果的供应情况如何,它们总是相聚在一起,当水果缺乏时它们就取食植物茎叶。因此大猩猩的雄性能够在群
体中拥有固定的雌性伴侣。这些其实涉及到大猩猩“比黑猩猩更大的两性异形”。另外,在黑猩猩与大猩猩的群体
中,至少存在一个处于领导地位的雄性,且雌性会在成年后离开群体。相比之下,红毛猩猩是独立的。人类社会的
结构是复杂而充满变数的,DNA研究表明,如同其他类人猿一样,女性是在成年后离群的一个性别,或者至少已超
过了进化的时间内她们是这样做的。
三 类人猿的分类
类人猿的分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被修订了数次,我们也从原始人中看到了一些有用的依据。最初,这个群体仅限
于人类和他们已灭绝的近亲,而其他类人猿则被划分为一个单独的科——猩猩科。这个定义仍被许多人类学家和非
法律专业人士使用着。不过,这个定义促成了猩猩科并系类群,而多数分类学家现在正鼓励单源群体。因此,许多
生物学家考虑人科包括猩猩科作为猩猩亚科,或者是限制后者只能是猩猩以及他们那些像巨猿一样已灭绝的近亲。
这儿所示的分类法遵循了单源归类,尤其是人类的近亲形成一个亚科——人科。一些研究人员至今仍将黑猩猩和大
猩猩归类在人属中。但在这里所描述的关系却是大家所普遍接受的。
许多已灭绝的原始人被研究,以此来帮助我们了解现代人类和其他现存的原始人之间的关系。这个科中一些绝灭的
成员包括巨猿(Gigantopithecus)、始祖人(Orrorin)、大地古猿(Ardipithecus)、肯尼亚人 (Kenyanthropus)、
和南方猿人(australopithecines)、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和傍人(paranthropus)。虽然划归人科的
确切标准尚不清楚,但这一亚科一般包括这些物种:他们97%以上的DNA与现代人类基因组共享,并且展现出一种语
言能力,或者是超越类群的简单文化。像精神状态特征、同情及同情受欺骗这样的天赋的心理理论,是一个区分成熟
的人类与原始人之间不同的颇具争议性的依据。人类约在四岁半时获得这种能力,然而从来没有人能证实也没有人反
驳大猩猩和黑猩猩发展了心理理论。这也是一些类人猿科属之外的新世纪猴的情况,例如:僧帽猴(capuchin monkeys)
然而,如果没有能力去测试早期原始人类的成员(如直立人(Homo erectus)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和南方猿人 (australopithecines) )是否具有心理理论,而忽视从它们生活伙伴中看到的相似之处是很困难的。
尽管明显缺乏真正的文化和显著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有人还是认为红毛猩猩可能也是满足这些标准的。这些科学的辩论
为提倡类人猿人格体现了政治意义。
图2:红毛猩猩和大猩猩的头骨对照,(CC) JoJan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网[2]
四 类人猿的进化
2001年7月19日, 一块700万年的头骨化石被其发现者命名为“Toumaï ” ,并正式被列为撒哈人猿乍得种
(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 。它在乍得被发现,可能是至今最早发现的原始人化石。除了它的年龄,Toumaï不
同于被称为“Lucy”的三四百万年的纤细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之处是:它有一个较平坦的面部,
没有在其他前原始人身上常看到的突出的头骨。一些研究人员想象这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物种,事实上可能是现代人类的
一个直系的祖先(或至少是与直系祖先密切相关的)。有人争辩说,一块化石的依据是不够的,因为这将推翻100年多
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结果。2002年7月11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关于这一发现的报告。同时,一些科学家声称,
它仅仅是一名雌性大猩猩祖先的头骨。还有一些人却声称它是继南方古猿以来最重要的原始人。
除Toumaï化石外,一些专家从基因组的角度提出论据:与黑猩猩和原始人类相关的物种在作出最后的分离前,经过了相
当长一段时间的分裂混种和基因交换。2006年5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包括大卫里奇和艾瑞克兰德(哈佛大学
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作者写成的一篇论文。
人们普遍认为黑猩猩/人类分裂发生在约6.5–7.4百万年前,但分子钟(一种在基因变异速度的基础上计算物种演
变的方法)却揭示出种属在约5.4–6.3百万年前就已分裂。以前的研究只可看出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的平均遗传差异,而
新的研究则对比了不同年龄下的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基因的关键序列。人类的一些序列比黑猩猩年轻,这表明黑猩猩
和人类在四百万年之后逐渐分裂。人类染色体中最年轻的是X性染色体,它大约出现在1.2万年前,比22对常染色体出现
的时间近。X染色体的年龄表明,两物种间先有一个初步的分裂,随后是基因中循序渐进的背离,导致了新基因中的杂交,
然后作出最后的分离。
五 类人猿的困境
动物园是许多灵长类动物的家。在类人猿之家(Great Ape House,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的类人猿生活区)可以发现红毛猩猩和西部低地大猩猩。在小型哺
乳动物之家(Small Mammal House,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的小型哺
乳动物生活区)可以发现小型的灵长类动物,包括金狮狨、 狐猴科的狨猴,猕猴和吼猴。在长
臂猿山上可以找到长臂猿,在狐猴岛找到狐猴。
图3:幼年西部低地大猩猩在户外植被上,图片来自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网。网站[1]
图4:Bonnie,雌红毛猩猩,世界最大的树居动物。图片来自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网。网站[1]
图5:Kigali,1994年出生在动物园的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图片来自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网。网站[1]
虽然动物园是许多类人猿的家,但许多种物种的类人猿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根据自然保护联盟的物种生存委员会中
灵长类专家小组,和协作与国际养护的国际灵长类社团的报告显示:2005年,数以百计的灵长类动物面临灭绝。625
种及亚种世界灵长类的四份之一可能在20年内绝迹。动物的最大威胁来自农业和伐木导致的栖息地的丧失,用于食物
和传统药物的狩猎,捕捉作为宠物贸易。而2007年,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商业丛林狩猎,100
多种世界各地的灵长类动物,即近三分之一的灵长类动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到2008年,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
胁物种危急清单的一项全面调查所示:由于栖息地的破坏、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商业丛林狩猎,所有灵长类动物近一
半面临灭绝。整个世界的634种和亚种灵长类动物中有48 %的面临灭绝的危险。亚洲71 %的灵长类动物处于濒危灭
绝边缘。在越南和柬埔寨大约90 %的灵长类动物都处于危险之中。就全球而言,约有1 10类灵长类动物是严重濒危
的,这意味着野外灵长类动物面对着一个非常高风险的灭绝。
六 类人猿的法律地位
由于人类和其他类人猿之间密切的遗传关系,某些动物权利组织:如“泛类人猿计划”组织,认为非人类的类人猿是人,
应给予基本的人权。一些国家已经禁止用类人猿做研究,不允许用类人猿作任何科学测试。
2007年初,奥地利发生了“为黑猩猩争取人权”诉讼案。事情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有人从西非的热带丛林捕获了两
只雌猩猩,准备用作艾滋病和肝炎的实验动物。但此事被奥地利动物保护协会得知而受到阻止。动物保护协会给予这两
只黑猩猩很好的照顾,但由于经费不足猩猩们很有可能被卖到国外充当实验动物。于是平时悉心照顾猩猩的两位动物权
利维护者聘请律师起诉,要求维护黑猩猩的人权。案件的背景是一个国际组织发起的“泛类人猿计划”,计划的目的在
于为类人猿争取某些人权。早在“泛类人猿计划”以前,澳大利亚的辛格已经发起过动物权利运动。辛格认为,对类人
猿的歧视也就是物种歧视,物种歧视无异于人类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4]
2008年6月25日到,西班牙议会对一项新的法律给予支持,这项法律将使“马戏团饲养类人猿、但是商业广告或电影利
用类人猿”,在西班牙的刑法典中都是非法的。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科学家古德曼及同事最近发现,在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组图中,99.4%的DNA位点都是相同的,因此他
们认为黑猩猩应归入人属。上世纪70年代,有一些人提出应该给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这些类人猿与人一样的待遇。
1993年他们出版了一本名为《类人猿计划》的书,详细阐明了他们的观点和立场。他们认为应该给黑猩猩(当然还包括
大猩猩和猩猩)跟人一样的“平等社会地位”。所谓“平等社会地位”包括三项基本权利:其一是生存权,不能对他们
进行随意捕杀;其二是自由权,要保证他们的自由,不能随便被关进笼子里;其三是不应受虐待。除了这三项基本权利
外,这些人还要争取使黑猩猩等类人猿的权利和利益从法律上、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保护。这些人在为黑猩猩争取“人权”
的时候在科学上还没有太多的根据,现在,分子生物学家从人和黑猩猩基因组图的相似性上给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也许国际社会不久将会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权”运动。[5]
了解本章更多内容,请留意百科稍后将登录的词条泛类人猿计划。
参考资源:
[1] 类人猿和其他灵长目,史密森国家动植物公园网,网址:http://nationalzoo.si.edu/Animals/Primates/最后访问时间:8月28日
[2] Great ape-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网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Hominidae
[3] 旅游百科,网址:http://www.soobb.com/Destination_Wiki_268348.html最后访问时间:8月28日
[4] 猩猩与人权,文新传媒,网址:
http://www.news365.com.cn/wxpd/bhygb/ygb/200801/t20080104_1711622.htm 最后访问时间:8月28日
[5] 全球黄页,网址:http://www.21page.net/html/2005-4-8/14350.htm最后访问时间:8月28日
[6] http://www.janeg.org/chimp-central-hunting 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9月4日